果冻传媒高清在线播放_黑人巨茎大战椎名由奈_女人毛片视频_高中生喷水喷浆 - 成人国产精品

歡迎來到通信人在線![用戶登錄] [免費注冊]

LTE系統空中接口物理層相關技術要求

瀏覽:4279  來源:通信人在線  日期:2019-09-25

一、概述

LTE系統的空中接口,與3G系統(UTRA)相同,同樣分為三層:層一(L1)為物理層;層二(L2)為媒體接入控制(MAC)層;層三(L3)為無線資源控制(RRC)層。下圖1顯示的是物理層相關的E-UTRA無線接口協議體系結構。

1:無線接口協議體系結構

物理層是由3GPP TS 36.200系列規范所描述,MACRRC層是由3GPP TS 36.300系列規范所描述。在我國的通信行業標準,LTE系統空中接口是分為TDD方式和FDD方式分別給出要求的,其中TDD方式是由YD/T 2560系列標準(物理層)、YD/T 2561系列標準(層2)和YD/T 2562系列標準(層3)等標準所描述;FDD方式是由YD/T 2563系列標準(物理層)、YD/T 2564系列標準(L2)和YD/T 2565系列標準(L3)等標準所規范的。同時,YD/T 2570LTE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 無線接入網總體技術要求》給出了無線接入網的總體技術要求。

欲更多了解LTE系統介紹的請進入

二、物理層的幀結構

根據YD/T 2570的要求,下行傳輸和上行傳輸都在持續時間為10ms的無線幀中實現。它分為:

1TDD方式

TDD方式(在標準中稱為類型2)的無線幀結構詳見下圖2-1。每個10ms的無線幀包含兩個5ms的半幀。每個半幀由51ms的子幀組成,即包含8個長度為0.5ms的時隙和3個特殊區域:DwPTSGPDpPTSDwPTSDpPTS的長度可配置(詳見下表2-1-1),且DwPTSGPDpPTS的總時間長度為1ms。其幀結構同時支持5ms10ms的切換周期。子幀1中包含DwPTSGPDpPTS。在5ms切換點周期時,子幀6包含DwPTSGPDpPTS;在10ms切換點周期時,子幀6只包含DwPTS;其它所有的子幀均包含兩個等長的時隙。對于TDDGP保留給下行到上行的切換。其它的子幀/時隙用于上行傳輸或下行傳輸。上行傳輸或下行傳輸在時域中分離。上行(UL-下行(DL)分配見下表2-1-2中。另外,關于TDD方式的幀、子幀、時隙等時長的定義匯總于下表2-1-3中。

2-1TDD方式的無線幀結構(假設切換點周期為5ms

2-1-1DwPTSDpPTS的長度配置

2-1-2UL/DL配置

2-1-3:無線幀的時間單位的定義

2FDD方式

FDD方式(在標準中稱為類型1)的無線幀結構詳見下圖2-2,它適用于全雙工和半雙工操作。每個10ms無線幀被分為10個等長的子幀,每個子幀又分為2個時隙,時隙的序號019。子幀和時隙的長度滿足于表2-1-3的要求。

2-2FDD方式的無線幀結構

對于FDD,在每10ms的時間間隔中,分別有10個子幀用于上行傳輸,10個子幀用于下行傳輸,上下行傳輸在頻域上分開。半雙工FDD操作中,UE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,而全雙工FDD沒有這種限制。

三、物理層信道與傳輸信道

1、物理層信道

E-UTRA共定義了8種物理層信道,其名稱與特性詳見下表3-1中。

3-1E-UTRA定義的物理層信道

2、傳輸信道

物理層為MAC層及高層提供信息傳輸服務。物理層傳輸服務是通過“數據是如何、以何種特征經過無線接口的”來描述的,術語上稱之為“傳輸信道”。注意應將傳輸信道與傳輸內容分開,傳輸內容與MAC子層的邏輯信道有關,傳輸信道的類型分為上行傳輸信道和下行傳輸信道,具體名稱與特性詳見下表3-2

3-2E-UTRA定義的傳輸信道

3、傳輸信道與物理信道的映射

下圖3-3-1和圖3-3-2描述了傳輸信道與物理信道之間的映射關系。

3-3-1:下行傳輸信道與下行物理信道之間的映射關系

3-3-2:上行傳輸信道與上行物理信道之間的映射關系

四、傳輸方案

1、下行基本傳輸方案

E-UTRA的下行傳輸方案是基于OFDMA的基本傳輸方案,它采用加循環前綴的CP-OFDMACyclic Prefix -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)。OFDM子載波間隔Δf = 15kHz,每個時隙的12個連續子載波為一個下行資源塊。頻域內資源塊的數目NRB的取值范圍在最小值等于6與最大值為110之間。此外另取一種較小的OFDM子載波間隔Δf = 7.5kHz,只能應用于多媒體廣播組播業務(MBMS)專屬小區。子載波間隔Δf = 15kHz時有兩種循環前綴CP長度分別對應了每個時隙七個OFDM符號和六個OFDM符號;子載波間隔Δf = 7.5kHz時只有一種CP長度,對應了每個時隙三個OFDM符號,具體要求詳見下表4-1

4-1:下行CP的長度及相關要求

2、上行基本傳輸方案

對于FDDTDD,上行傳輸均采用單載波FDMASC-FDMA),如下圖4-2所示。具體來講,傳輸方案為DFTS-OFDM(即基于DFTOFDM)。上行子載波間隔Δf = 15kHz。以12個連續子載波為集合對子載波進行分組,形成多個上行資源塊。每個時隙的12個連續子載波為一個上行資源塊。頻域內的資源塊的數目NRB的取值范圍在最小值等于6到最大值為110之間。LTE定義了常規CP和擴展CP兩種CP長度,分別對應于每個時隙七個和六個SC-FDMA符號,具體詳見下表4-2

4-2SC-FDMA傳輸方案

4-2:上行CP的長度及相關要求

欲進一步了解LTE系統空中接口物理層概述的請進入TDD方式FDD方式

欲進一步了解我國LTE系統相關通信行業工程建設標準情況的請進入核心網無線網

© 2004-2025 通信人在線 版權所有 備案號:粵ICP備06113876號 網站技術:做網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