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通信行業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戰略性、基礎性、先導性行業,是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、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支撐者。為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,推動《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(2022-2025年)》落實,加大行業綠色低碳標準供給,健全完善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,以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著力點,充分發揮標準化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效能,支撐網絡強國、制造強國和質量強國建設。為此,在2023年11月24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了“關于印發《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設指南(2023 版)》的通知”(工信廳科 [2023] 68號)。該《指南》構建了信息通信行業節能、資源綜合利用、綠色制造、碳達峰碳中和、共建共享、基礎設施建設運維、ICT 技術賦能共七大領域的標準體系框架,并建立體系動態更新機制,規劃了相關標準的重點研制方向,指導通信行業綠色低碳領域的相關標準制修訂,充分發揮標準對推進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工作的規范引領作用。該《指南》包括了指導思想、基本原則、建設內容及組織實施等內容,下述將重點簡要介紹其標準體系建設內容的部分,若要詳細了解該《指南》具體內容的請查閱下附件。
附件:《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設指南(2023 版)》
欲詳細了解《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(2022-2025年)》的請進入。
一、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的標準體系的結構
為了更直觀地展現標準體系各類標準相互之間的關聯關系,指導通信行業開展標準制修訂工作,《指南》繪制了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技術領域示意圖,即《指南》的圖 1(可見本文附件),也即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的標準體系的結構。其縱向列出了節能、資源綜合利用、碳達峰碳中和、建設運維、綠色制造、ICT技術賦能六大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技術領域,橫向列出了產品和系統、基礎設施、技術、服務、企業和區域五類通信行業標準化對象。縱向和橫向的交叉點,代表某類標準化對象在相關的技術領域開展標準化工作,以明確其在綠色低碳方面涉及的標準化工作范圍。
二、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的標準體系的框架
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融合節能與綜合利用標準體系、綠色制造標準體系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有關內容,體系結構包括節能、資源綜合利用、綠色制造、碳達峰碳中和、共建共享、基礎設施建設運維、ICT 技術賦能等 7 個二級體系,進一步細分為 31 個專業領域,具體見《指南》的圖 2(可見本文附件)。
三、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的標準體系的建設內容
1、節能標準
節能標準包括綜合基礎、管理體系、產品和技術等 3 個專業領域,各專業領域標準的具體建設內容詳見下表3-1。
表 3-1: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的標準體系中節能標準的建設內容
2、資源綜合利用標準
資源綜合利用標準包括綜合基礎、材料獲取、產品設計、產品回收、產品處置、再制造等6 個專業領域,各專業領域標準的具體建設內容詳見下表3-2。
表 3-2: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中資源綜合利用標準的建設內容
3、綠色制造標準
綠色制造標準包括綜合基礎、綠色產品、綠色工廠、綠色供應鏈等 4 個專業領域,各專業領域標準的具體建設內容詳見下表3-3。
表 3-3: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中綠色制造標準的建設內容
4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
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包括綜合基礎、企業溫室氣體核算與報告、產品碳足跡、評價、技術、管理服務等 6 個專業領域,各專業領域標準的具體建設內容詳見下表3-4。
表 3-4: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中碳達峰碳中和標準的建設內容
欲詳細了解碳達峰合碳中和的含義及我國實現目標介紹的請進入。
5、共建共享標準
共建共享標準包括基礎類、通用類、專業應用類、跨行業共建共享 4 個專業領域,各專業領域標準的具體建設內容詳見下表3-5。
表 3-5: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中共建共享標準的建設內容
6、基礎設施建設運維標準
基礎設施建設運維標準包括數據中心、通信機房、通信網絡、桿塔、工程建設類等 5 個專業領域,各專業領域標準的具體建設內容詳見下表3-6。
表 3-6: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中基礎設施建設運維標準的建設內容
7、ICT 技術賦能標準
ICT 技術賦能標準包括評價、指南、產品和技術 3 類標準,各專業領域標準的具體建設內容詳見下表3-7。
表 3-7: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中ICT 技術賦能標準的建設內容
四、通信行業綠色低碳領域標準清單
《指南》的附件1列出了通信行業綠色低碳領域標準清單,包括有國家標準(GB)和通信行業標準(YD),有的已經發布或需要修訂;有的正在編制制定之中。共計有130多項,具體可見《指南》的原文,即本文的附件。
欲具體了解通信行業綠色低碳領域標準索引(部分已發布的)的請進入:國家標準;通信行業標準
五、通信行業綠色低碳領域標準制定重點方向
《指南》給出了通信行業綠色低碳領域標準制定重點方向,具體詳見下表5。
表 5:通信行業綠色低碳領域標準制定重點方向
欲進一步了解我國標準體系構建原則與要求的請進入:
850.3KB